一、操作规程
1.开机
(1)开机前确认样品室内无挡光物。
(2)打开电源,仪器进行初始化,约3分钟初始化完成,进入主界面;
(3)通常情况下经过30分钟预热时间使光源达到稳定后开始测量。
2.吸光度测量(单池测量)
在主界面下,按【1】进入光度测量界面:
(1)设置吸光度:按【F1】进行参数设置→按【1】键进行Abs与1%T转换,吸光度测量设置为Abs,(按【1】键在Abs与1%T之间转换)
(2)设置波长:【2】或【GOTOλ】→按所需波长数字键设置波长,按【ENTER】确认,按返回键【RETURN】
(3)设置吸收池:按【F3】键,进入样品池设置界面,按【1】选择固定池,按返回键【RETURN】,(按【1】键Abs在固定池、8联池、五联池之间转换);
(4)测量:在1号位置放入空白溶液(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左边第一位比色皿架位置),关闭样品室盖,按校零键【ZERO】进行空白校正,把空白溶液更换成待测溶液,按测量【START/STOP】键测量,如需测量下一个样品,取出比色皿更换溶液,再按【START/STOP】键测量,每按【START/STOP】键一次,出现一个测量结果,记录量值测,按【RETURN】出现“数据将丢失?→【ENTER】”结束测量,返回主界面
(5)如需更换波长直接按【GOTUλ】→按所需波长数字键设置波长,更换波长后需重新进行空白校正。
※注:(1)退出光度测量时当前数据将清除;
(2)各键含义【ZERO】校零键 【GOTUλ】波长输入键
【START/STOP】测量键 【RETURN】返回键
【ENTER】确认键,每进行一组数据输入后按一次该键
【CANCEL】错误输入清除键 【F1】进入参数设定界面
【F2】删除不需要的数据键 【F3】样品池设定
(3)测量结束按【RETURN】退出测量操作,此时提示窗口会提示“数据将丢失,继续?(是:enter,否:clear)”按【enter】即退出。
3.光谱扫描
在主界面下,按【2】进入光谱测量界面
(1)按【F1】键进行参数设置→选择光度方式、扫描速度(根据需要一般选择为慢)、采样间隔(nm)、波长扫描范围(设置为从高波长到底波长)、纵坐标(一般为0--1),设置完成后按【RETURN】;
(2)按【F3】键进行试样池设定选择固定池移动试样池为1(此步可不设定为默认值);
(3)基线校正放入空白溶液,【ZERO】进行基线校正,注意每更换一个波长段的扫描前都应进行基线校正;
(4)测量更换供试品溶液,按【START/STOP】进行扫描,当系统信息提示“请按【START/STOP】检测量”表示完成测量;
(5)测量完成后按【F2】对测量得到的谱线进行峰值检出操作,输入阈值(0.1--100.0)后按【ENTER】,按→ 、←可查看每个峰值点的吸光度值,记录数据;
(6)测量完成后按【RETURN】,取出比色皿并清洁样品池。
二、注意事项:
1.不要擅自调整、拆卸机上零件、不能碰伤擦拭光学镜面;
2.经常擦拭样品,以防废液对部件或光路系统造成腐蚀;
3.仪器液晶显示器和键盘日常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划伤,并防水防尘防腐蚀;
4.确认样品室无挡光物,先打开主机电源,然后打开打印机电源,接通电源后,仪器将进行初始化及自检;
5.自检正常后,预热稳定15—30分钟,开始测量;
6.测试完毕后,详细检查样品室有无溢出液并擦拭干净;
7.关闭主机电源、打印电源,拔掉总电源,5分钟后盖上防尘罩。